她,中国新生代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,和韩寒、郭敬明齐名的80后代表作家。14岁开始写作,《陶之陨》、《黑猫不睡》、《誓鸟》,一系列代表作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。2006年以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“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”,成为当年度唯一登榜的80后女作家。然而,在这名利双收的时刻,她却把自己“卸了下来”,做文学杂志、去大学任教,开始了自己的“平凡道路”。
著名作家张悦然,应邀走进由舍得酒业携手凤凰网推出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节目《舍得智慧讲堂·中国智慧》,和我们聊一聊关于文学的故事。
作家要有匠人精神
张悦然,这个从14岁就开始写作的女孩,如今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她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?张悦然回应,阅读是一件奇妙的事情,它潜藏在身体里面发挥作用,但并不一定是即时的。其实现在的很多阅读方式是在伤害这种作用,希望马上从阅读中提纯,抓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,太功利了。阅读终归是一个没有那么大的传播率的东西,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小众文学会变得更自由。作家也不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去看待,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“匠人”。
写作不应受题材限制
张悦然感觉每次创作新的作品的时候,就有一种“一贫如洗,白手起家”的感觉,不能用之前已经有的技法和已经熟练的理解方式。曾经有外国记者问她,作为中国的作家,到底能不能够书写真实的情况?似乎中国作家就应该去写一些现实的东西,关注更多现实性的问题。张悦然认为:“每个作家都需要去面对现实的问题,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述,但被问这种问题的时候,中国作家就失去了写树木、写美丽风景的权利,写作不应该有题材的限制和划分。”
让文学留在年轻人的生命里
张悦然在2008年创办了杂志《鲤》,至今做了十年。她认为这是一种责任,要延续它,哪怕以最慢的速度去生长,也不会去终结它。作为一个文学的平台,可以存在十年,对文学的环境或许也起到过微小的影响和帮助,这也让她有了一种满足感。
十年过去,已经没有那时候的年轻,是否还能像那个时候一样真诚坦率地去面对文学?这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,使自己重新靠近那颗特别炽热的初心。因为现在有很多诱惑,年轻人喜欢文学需要的决心和毅力要更大,但很欣慰他们依然选择阅读。每次看到他们的时候,张悦然就会有一种愿望,要使这些年轻人能够继续呆在文学里,或者使文学继续留在他们的生命里。
对讲台上的自己有更高要求
微博、微信等各种各样新媒体平台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,但也充斥着很多没有特点、泯灭个性的声音,不能够在互相的争辩中升华出更有价值的东西。张悦然认为新媒体需要给到社会各个角落,哪怕一个很偏执的人,也能够在新媒体上找到你的同类。当下的时代太快了,很少有人希望去深淀、凝结,每个人都希望先把东西展示出来,快速地收获掌声和回馈。对于大学讲师的身份,张悦然的做法是,把作为读者沉淀了十多年的积累拿出来与学生分享。担任老师以后,她有一种责任感,也会感到压力,因为学生们希望受到有意义的一课,这会驱使自己有更高的要求,这种责任感会帮助她去重新梳理之前通过阅读所收获的知识,并对这些知识再做重新的整合。
借文学作品与父辈对话
艺术和美有关,和年轻有关,这两个标准都和变老背道而驰,张悦然坦诚自己也害怕变老。但是相对于变老,她更害怕的是失去年轻的状态,对世界的认识、看法在变老的过程中被固定住,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没有办法往更深、更广阔的地方去走,停在了自己原来狭窄的视野里面,停在了原来舒适的范围里。张悦然在写小说《茧》的时候,把很多没有办法跟父亲交流的话,放在了小说里面。她认为无论是用小说的形式,还是面对面地交谈,和上一代人的对话都特别重要。了解他们是了解我们的最好的方式,了解父母的青春,其实是在了解我们的源头,了解一些未察觉的家庭教育、历史的影响。